?深圳市中醫院
- 作者:
- 來源:
- 日期 : 2022-12-05

深圳市中醫院始建于1975年,包含光明院區、福田院區、針灸分院和科教中心“一院四區”,下屬機構有深圳市中醫藥研究所、深圳市國際中醫藥人才培訓中心、深圳市中藥制劑中心。醫院于1995年成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1998年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家非直屬附屬醫院;2012年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
醫院現有職工2000余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近1700人,高級職稱600余人,國家、省、市名中醫40余人。醫院醫療設備總值超過6億元,擁有多臺科研型MRI和CT機、數字一體化手術室、3D腹腔鏡、四維高端彩超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目前,醫院年門急診量200萬余人次,開放床位近1000張,年出院病人3.7萬余人次,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醫院重視中醫內涵建設,已形成國家、省、市重點專科梯隊,現有衛計委國家臨床重點???個(肝病科、腎病科);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2個(中醫肝膽病學、中醫腎病學);國家中醫重點???個(肝病科、腎病科、針灸科),國家中醫重點??平ㄔO單位3個(脾胃???、內分泌專科、神志專科);省中醫名科4個;省中醫重點???2個;深圳市醫學重點學科3個;市中醫特色???9個。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戰略,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臨床細胞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國家藥物臨床實驗基地(獲認定8個專業)、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藥師培訓基地、深圳市民生重點實驗室——針灸現代應用研究實驗室、深圳市醫院中藥制劑研究重點實驗室、3個市醫管中心醫學科技創新平臺,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備選項目。在研課題160余項,醫院牽頭承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各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課題30余項,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30余項。醫院先后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研究基地,廣東省和深圳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主基地,現有19位博士生導師、63位碩士生導師,有36個臨床教研室,已形成博士、碩士、本科多層次的教學體系。在對外交流方面,醫院先后與美國Thomas Jefferson 大學、德國Medical Park康復醫院建立協作關系,與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香港執業中醫師學會、香港中醫學會會立中醫學院、香港國際針灸學院等建立了固定的教學協作及學術交流關系;20多個專業學術團體掛靠醫院成立。
醫院非常重視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開展中醫“固本強基”工程,培養鐵桿中醫,樹立"心中有愛,服務有情"的服務理念和"大醫精誠,懸壺濟世"的醫德觀,形成和諧的工作氛圍,醫院先后被授予“國家示范中醫院”、“廣東省示范中醫院”、“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廣東省文明中醫院”、“廣東中醫藥強省項目中醫名院”、“全國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示范單位”及“全國衛生文化先進單位”、“全國中醫藥系統創先爭優先進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廣東省先進集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傳統醫藥國際交流中心合作基地等稱號。多次在廣東省組織的醫院滿意度和醫德醫風測評中名列前茅,被媒體譽為“醫德醫風好,醫療質量高,醫療費用相對低廉,是市民信得過醫院”。
科研成果:醫院堅持“科教興院”戰略,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臨床細胞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國家藥物臨床實驗基地(獲認定8個專業)、深圳市民生重點實驗室——針灸現代應用研究實驗室。在研課題100余項,醫院牽頭承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各1項,分中心課題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課題13項、國家人事部留學人員回國資助課題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科研課題9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10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6項,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20余項。
獲獎榮譽:醫院先后被授予“國家示范中醫院”、“廣東省示范中醫院”、“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廣東省文明中醫院”、“廣東中醫藥強省項目中醫名院”“全國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示范單位”及“全國衛生文化先進單位”等稱號。多次在廣東省省情調查中心組織的醫院滿意度和醫德醫風測評中名列前茅,被媒體譽為“醫德醫風好,醫療質量高,醫療費用相對低廉,是市民信得過醫院”。
先進設備:醫院醫療設備總值超過2億元,大型設備有MRI、螺旋CT機、MS人工肝支持系統等。
上一篇:
2025年深圳市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召開
下一篇: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